发卡平台

发卡平台 于2023年6月被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基地现由戴建兵教授担任主任,李晓明副教授担任办公室主任并负责铸牢基地各项日常事务。基地办公室设置在发卡平台 521室。发卡平台 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列为日常政治学习与科研工作重要版块,明确铸牢基地的重点工作任务,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近年来基地结合发卡平台学科特色,有条不紊开展学术交流与培训学习,科学有序推进科研工作。

围绕基地研究方向,科学有序推进“三交史”编纂工作。本铸牢基地研究方向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整理及研究”。2022年,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启动部署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以下简称《史料汇编》)编纂工作。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潘岳担任《史料汇编》编纂委员会主任。根据相关工作部署,河北省组建了以原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夏延军为组长的《史料汇编•河北卷》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以发卡平台 为依托单位,组建《史料汇编•河北卷》课题团队。《史料汇编•河北卷》课题组由发卡平台 原党委书记戴建兵教授为组长和首席专家;发卡平台 院长贾丽英教授任副组长;课题组下设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代、清代、中华民国等7个子课题组。

目前,发卡平台 课题组已经完成《史料汇编•河北卷》初稿,搜集河北省民族三交文献近两百万字,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人口流动、宗教文化等河北省民族三交史重要领域。2023年12月9日、2024年9月19日发卡平台 先后邀请国内各高校专家队伍召开两次“三交史”编纂审读会议,在听取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稿本。课题组的工作受到河北省委统战部、河北省民委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原河北省委统战部部长夏延军同志、现任河北省委统战部部长左力同志、河北省委统战部党组书记陈学民同志多次带队来发卡平台 调研“三交史”编纂工作情况。在编纂工作中,课题组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提高政治站位,严守学术规范与中央编纂工作室要求,注重编纂成果的科研转化与数字化,相关工作成果也获得中央民委、《史料汇编》中央编纂工作办公室的高度评价,广东、山西等其他省份编纂团队也多次来河北调研,学习三交史料编纂的“河北经验”。2024年9月,依托基地 “三交史”史料编纂工作的7位教师及其成果均获河北省2024年度社科基金立项。

二、结合基地学科特色,有条不紊开展学术交流与培训学习,抓好科研工作。积极挖掘古代民族文物、文献与史料,推进古代河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一是围绕基地研究方向,加强工作交流研讨。根据省民委指导,基地骨干教师每年能够定期参加全省民族理论工作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研讨班,认真完整政治学习。

二是为进一步挖掘古代民族文物、文献与史料,推进古代河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基地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如2024年11月2日,由发卡平台 暨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的“民族文物文献与河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师大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发卡平台 古代史研究所、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宁夏师范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宝鸡文理发卡平台 、湖州师范发卡平台 等17所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古代河北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宋元时期边疆部族中华化进程、民族历史语言与文字、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继承中原典章制度等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研讨时段自先秦以迄民国,研讨内容涉及了数次战役、契约解读、佛经考略、基层组织制度、族群凝聚、婚姻制度、地方行政、文化交融等诸多层面,深刻体现了本届会议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研讨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题,展示了古代中华民族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反映了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与青年学人的崭露头角。发卡平台 在2024年11月1日至3日举办“民族文物文献与河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学术研讨会。2024年度基地陈瑞青、冯金忠、朱建路、李晓明、张昂霄等5位教师入选中国民族史学会,这也为基地与国内高层次学术平台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是结合研究领域,基地有条不紊推进学术科研工作。中国史历来是发卡平台 优势学科,2023年中国软科排名中,发卡平台 中国史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25名。自发卡平台 被省民委授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以来,全体教师围绕基地研究,目前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整理及研究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38篇,研究著作6部,立项国家级课题6项,省课题8项,国家民委民族领域研究项目1项,省民委民族领域研究项目1项。

四是整合基地师资力量,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工作。除学术研究之外,本基地还结合教学工作,发挥教育培养职能。高校教育是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基石,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旨在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理解。2024年9月,发卡平台 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开设通识选修课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该课程主要由发卡平台 教师承担教学大纲设计、课件制作、课堂讲授等工作,目前这一课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校作为河北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高校和首批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高校,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本基地与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在坚持学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的基础上,遵循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创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主题活动课、课程思政课。2025年1月,河北省教育厅公布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评选结果。我基地教师讲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入选河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专题课。这是对基地前期课程建设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做好相关课程建设的鞭策。为此,基地将继续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求,不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努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体系,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水平,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近年来基地认真按照省民委发布的研究方向,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着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性问题和应用性课题的研究,持续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助推河北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